小微湿地,诗情画意。
时间:2023-08-30 679

大江大湖大武汉,湿地似大珠小珠落玉盘。作为全球唯一千万级人口的国际湿地城市,对湿地抓大不放小,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正在精描细绘小微湿地。清涟环境科技集团于2022年承接了东西湖区十个小微水体综合治理项目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(EPC),先后在东西湖区慈惠街道毛家台小微湿地、熊家台小微湿地、石榴红村三角塘小微湿地进行水环境综合治理及水生态修复工程,清涟环境科技集团积极参与慈惠美丽乡村建设,施工打造清爽怡情的湿地景观,与慈惠乡村旅游相融成境。

 

东西湖区十个小微水体综合治理项目简介

工程概况

项目名称:东西湖区十个小微水体综合治理项目

建设单位:东西湖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

设计单位: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

设计范围:武汉东西湖区十个小微水体范围

工程内容:控源截污工程,内源污染治理,水生态系统构建,景观提升等内容。

设计范围及工程内容

十个小微水体分别位于金银湖街道、径河街道以及慈惠街道。

1)设计范围:从水环境角度,系统地分析确定水体周边点源、面源、内源治理措施以及后期长效管控机制。

2)工程内容:控源截污工程,内源污染治理,水生态系统构建,景观提升

在认真调查、详细研究的基础上,结合小微水体水质、沿线自然条件、相关规划以及建设条件等因素,对建设方案从技术、经济、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,确定工程方案和投资概算。

治理目标

通过对小微水体提质措施的实施,消除水体黑臭,进一步提升水体水质。

近期目标:在2023年前,对水体底泥进行改良,有效削减底泥中的内源污染物向水体释放,为湖泊水生态系统创造良好的基底环境。打造稳定、健康的湖泊生态系统,有效遏制湖泊富营养化现象,提升湖泊自净能力,实现湖泊生态系统良性循环。

远期目标:在2028年前,对小微水体开展长期的管理、养护,通过长效的水生态系统运行维护,智慧湖泊等管控措施,使水体周边居民调查满意度达到90%以上。


以下转载:极目新闻

小微湿地,诗情画意。

 

一湾清水流,青草绿泊岸,鱼戏动新荷,睡莲浮卧水面,水底苦草与岸边美人蕉、梭鱼草互动摇曳,游客们正在感受白居易“绕池闲步看鱼游”的那份闲适……这是武汉常青公园小微湿地铺展的画卷。

、 

“闹市中的小清新,舒缓身心!”附近居民余女士点赞道。“这片小微湿地冬季水质可达Ⅱ类,其他季节是Ⅲ类。”该园生态治理负责人邓超介绍,这片小微湿地水域面积2.2万平方米,湖岸线1500米,由小池塘扩容改建而来,先通过清淤和基底改良,在水底种下净化水质的苦草,水面由荷花、睡莲点缀,岸边栽植美人蕉、梭鱼草、鸢尾,释放黑鱼、青虾来调控食草鱼类和浮游生物,间接助力净化水质,释放食藻虫以预防四五月份绿藻爆发。

该园管理处主任彭敏说,这是一片由沉水、浮水、挺水植物和鱼虾等联手构建的草型清水态水下森林,滋养人心,也成为鸟类等湿地生物的栖息居所。

、 

闹市湿地的诗意流淌至市郊。

武汉西郊的东西湖区慈惠街,有3片小微湿地由臭鱼塘蝶变而来,风格不同。

天高云阔,走进慈惠街毛家台村,一片池塘,水面如镜,美人蕉站在岸边静静欣赏着湖中的蓝天白云,小䴙䴘一家三口自由游弋,前几天还有白鹭来打卡过……

、 

熊家台村一个足球场旁,柳叶马鞭草引你走入的一片隐秘湿地:纯净湖面被一片浓绿树林合围,你会不禁吟诵起周邦彦《喜迁莺·梅雨霁》里的“此时情绪此时天,无事小神仙”。

在石榴红村,800平方米的小微湿地成为周边居民生活的小确幸:清水墙与周边建筑风格相融,一片樟树和柳林倒映水中央,紫红色睡莲润心养眼……

、 

东西湖区园林局园林科工作人员说,经截污、清淤等专项治理后,因地制宜地在这三片小微湿地栽植了苦草、千屈菜、鸢尾、睡莲、荷花等水生植物,与慈惠乡村旅游相融成境,形成清爽怡情的湿地景观,“清爽!小投入,大收益!”

小微湿地,微言大义。

所谓小微湿地,是指城乡具有一定生态功能的小型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,包括面积小于8公顷的湖泊、沼泽、库塘、城市小型景观水体,宽度小于10米、流程小于5公里的河流、沟渠等。

、 

“小微湿地,不可小觑。它在湿地系统中发挥着毛细血管的作用,具有生态功能,是景观休憩地和自然研学地。”武汉市园林和园林局野保湿地处处长刘爱介绍,小微湿地广泛分布在城乡之中,就在老百姓身边,大多数小微湿地周边区域环境优美、气候舒适,是区域景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;这“家门前的风景”润物细无声般对大家进行科普教育,提高大家保护自然生态的意识。

小微湿地,苦心造诣。

、 

目前,据不完全统计,全市已建成小微湿地36处。今年计划再建10处,其中东西湖区、蔡甸区各2处,江夏区、黄陂区、东湖风景区、东湖高新区、经开区、青山区各1处,主要依托公园水塘、村庄池塘等水体治理而建设。

放眼未来,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在推进湿地花城建设中,持续重视小微湿地的建设、修复与管理,提升小微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水平,保护好国际湿地城市的自然禀赋,共谱人与自然和谐篇章。